近日,青州市《深化信用應用創新 譜寫“信美青州”新篇》的典型做法,被《山東改革》刊發。
構建數據互聯共享格局。通過搭建平臺、政務公開等手段,有序推進信用信息資源整合、共享、流通,為深化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數據支撐。一是加強信用基礎數據庫建設。建成“一網三庫一平臺”為核心的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,全面歸集社保、公積金等63類重點行業領域的公共信用信息。二是深化信息共享應用。多維度動態收集信用行為數據,實現4類特定信用信息、35類重點職業人群、26類重點機構信息常態化共享應用。三是提升“雙公示”數據質量。梳理發布《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“雙公示”目錄(2021版)》,確定29個行政決定部門、3237條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事項,開展問題排查摸底工作,推進“遲報、瞞報、漏報、錯報”四項問題逐步清零,累計發布“雙公示”45萬余條。
開啟惠民便企“信易+”。實施“信易+”守信激勵機制,在旅游、醫療等45個領域建立行業守信激勵措施清單,推出免門票、特色診療等265項優惠便利服務。一是推進“信易游”。依托古城5A級景區、八喜旅游網等,推出“專享卡”“專用車位”“專享旅游路線”等守信特色服務,惠及守信主體15余萬人次,并獲全國優秀信用案例獎。二是推廣“信易貸”。開展“信易貸”服務萬家守信中小微企業行動,近萬家市場主體入駐全國“信易貸”平臺,成功授信32.5億元。在全省率先打造“無感授信”模式,累計為26.5萬農戶授信159億元,入選省地方改革案例上報中央改革辦。三是拓展“信易+”。啟動“信易購”,組織商場、超市等對守信者給予免費使用購物袋、雙倍積分等激勵;啟動“信易醫”,為守信者提供免收住院押金、特殊檢查預約等醫療便利;啟動“信易閱”,為守信者提供免押金借閱、延長借書時限等服務。
織密信用監管防護網。建立貫穿市場主體生命周期,銜接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信用監管機制,更好服務和保障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。一是推進信用承諾建設。在安全生產、教育等13個行業領域制定信用承諾細則,引導1.8萬市場主體主動通過信用網站作出公開承諾;實施信用承諾前置,以信用承諾代替證明材料,梳理發布79項業務、117項材料的容缺受理事項清單;對戶籍管理等272項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。二是實施差異化監管。在交通運輸、安全生產等47個領域建立信用分級分類監管,應用公共信用綜合評價、行業信用評價等多維度評價結果,按照信用等級高低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。三是建立信用修復機制。制定信用修復流程細則,組織25個行業主管部門和轄區管理部門,開展信用修復專項行動,通過實地走訪、電話提醒等形式,指導企業糾正失信行為,已有800余家企業通過信用修復重獲招標投標、信貸審批等資格。
濰坊企業服務共享平臺(www.43-21.com.cn)專注于企業信用管理、企業行政處罰信用修復、招投標信用報告出具、AAA信用等級評價等工作。
濰坊企業信用報告、濰坊企業信用修復、濰坊企業AAA信用等級評定、濰坊企業信用管理培訓、濰坊保安行業信用平臺、濰坊家政行業信用平臺、濰坊勞務外包、濰坊代繳社保、廈門代繳社保、深圳代繳社保、濰坊雇主責任險、濰坊企業稅務籌劃、濰坊特殊工種培訓、濰坊上崗證辦理、應急管理廳操作上崗證、濰坊行政處罰信用修復、濰坊環保處罰信用修復、濰坊國家企業公示系統信用修復、濰坊信用中國信用修復、濰坊天眼查信用修復、濰坊企查查信用修復、濰坊啟信寶信用修復、濰坊愛企查信用修復 電話18660611315(微信同號)